王健林宣布万达告别房地产了吗?
王健林掌舵的万达集团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,彻底告别了房地产行业。 最近几个月,万达集团通过资产转让和资本调整,实现了千亿资产的大腾挪。 万达集团最近宣布,其旗下的万达文旅和万达酒管公司将被注入香港上市公司,总金额达到了70.5亿元人民币。
文章指出,万达的这次转型是在2017年夏天的一次意外事件之后发生的,这次事件促成了万达的快速转身,并最终导致了其与房地产的彻底告别,使其大步迈向轻资产之路。近期,万达集团的关键字是“瘦身”、“变现”、“收缩”和“退出”。
在1月14日的万达集团年会上,王健林宣布了万达转型的基本成功。他明确指出,不仅万达集团本身已经不再是地产企业,旗下的万达商业也已完成从地产企业向其他业务领域的转变。 王健林回顾了2016年对万达集团发展的重要性,称这一年为集团的转折点。
经过近30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耕,王健林对行业的起伏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。近期,万达集团通过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资本运作,宣布其将彻底转型,远离传统的房地产开发。
在王健林的领导下,万达集团官方微信宣布彻底告别房地产,这一决定可能连王健林自己也没能预料到。这位64岁的企业家曾在2016年成为中国首富,其财富和万达总资产曾在2017年达到巅峰。 然而,2017年下半年,万达面临突如其来的财务压力。
经过休整后,王健林的万达能重回一线房产吗?
能的,万达还是很有实力的,如今只是遇到了瓶颈,经过短暂的休整一定可以达到巅峰。
从以上数据来看,市场回暖迹象明显,个别城市炒房现象有所抬头,楼市由冷转温,部分房企新开楼盘公开提价,房价仍存上涨压力。再有,地产大鳄李嘉诚、王健林退出内地房地产,如今又回来了。六年前,李嘉诚陆续退出内地房地产,不赚取最后一个铜板,在业界奉为经典语录。
年1月3日,市场瞩目的一则消息传来,万达集团的掌舵人王健林再次出手,将一线城市的万达广场之一——上海金山万达广场转让给新买家。这次的交易,标志着万达在一线城市物业的又一次资产结构调整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王健林怎么会没有能力呢,作为一个非常有钱人,其实最根本的在于王健林旗下的万达还属于中低端的定位,而深圳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,根本就不需要这种中低端的档次,看重的世界一流的商业高端档次。
王健林房企海外千亿投资归零,事情的原委是什么?
年,王健林从大连西岗区办公室副主任任上辞去职务下海经商,接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后来生长为万达集团。在尔后的长达28年中,受野心的驱动,凭借着对财富的冒险寻求以及对政治鸿沟的掌握,王健林敏捷成为我国的尖端富豪。
李嘉诚未卜先撤、王健林断臂求生,属实高明
万达开启了轻资产之路,断臂求生,也就是“卖卖卖”。 2017年7月,先是将13个文旅项目全部打包给了孙宏斌的融创,随后又将77家酒店“打折”卖给了富力地产,这两笔交易使得万达短时间获得几百亿的资金。 2018年,王健林将万达商业14%的股份卖给了QQ音乐等四家企业组成的财团,一举得利340亿元。
王健林230亿打造的万达广场,如今沦为“空城”,商家为何纷纷撤离?_百度...
1、如今的万达已经基本完成转型,向轻资产模式发展,王健林也已经不是“首负”了。从这次王健林看走眼的事件也可以看出,不管是大到富豪兴建商业广场,还是小到个体开店铺,对于位置的选择应该慎重,不然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。
2、王健林投资230亿,在东北建了座万达广场,如今却成了空城,所以,对于这些大型广场的选址,还是要慎重选择考虑的,选择一定要根据当地客流量和本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来定夺,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。
3、虽然王健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,但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最失败的经历。王健林曾经耗费了230亿的资金,建造了一个万达广场,但是却成为一座空城。这是因为选址错误,这座万达广场坐落在长白山。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,但是一年四季里总有淡季。
4、时代的发展,使得万达广场已经不是一二线城市的标配,很多三四线城市也能看到万达广场的身影。万达广场所到之处,常常都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。俗话说得好“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”, 王健林对于建造万达广场的位置选择一般是比较精准的,大部分均能创造良好的收益。
5、出售青花瓷万达,是为了止损 万达茂的出售,是不得已而为之的。王健林花了400亿建的万达茂,打包出售给孙宏斌,至于价格,应该是商业秘密,我们不得而知。对于王健林而言,出售万达茂是万达转型的一个缩影。他为了剥离不良资产,出售了很多万达城,转型的目标,实现了。
6、或许是的。因为这一次的青花瓷建筑是投资了400亿进行打造的,工程量很大,但是建筑完成之后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,形成一个商圈。最后这栋建筑被人收购变成了融创茂,要知道王健林底下的资产是以亿计量的,并且很有商业头脑,而这一次的投资确实是目前来讲他最失败的一次。